南投縣文化園區- 古建物/新生命/文化資產/南投縣藝術家資料館/南投陶展示館/南投武德殿

南投縣文化園區(Nantou Country Culture Park,NCCP),是一座以「傳統建築物再利用」的方式進行規畫的歷史園區,園區內的建築主體是以興建於台灣日治時期的武德殿修復而成,是台灣第一個縣級的歷史博物館。園區包含南投縣縣史館、南投陶展示館、南投縣縣史圖書文獻室、南投縣藝術家資料館等不同展館。

位於南投市市中心的武德殿興建於昭和12年(1937年),日治時期在日本政府曾在台灣各城市普設宏揚武德的體育建築,提供柔道、劍道或弓箭等武術練習場所,為一座仿唐式建築,並同時融合了中國北方與日本建築風格

比鄰武德殿的南投縣藝術家資料館興建於1952年,建築風格亦同是仿唐式風格的獨棟兩層樓建築。

隨著時代的變遷,園區內的建築也曾被做為不同的用途使用,戰後曾先後做為南投縣警察局、台灣省山地農牧局、南投縣機關學校員工合作社聯合社供銷部及南投縣環保局等不單位的使用,1997年12月14日,正式更名為南投縣縣史館

1999年的九二一大地震,使得園區內建築嚴重損毀,歷經一年的施工修復,南投縣縣史館於2001年10月重新開幕對民眾提供服務,南投縣藝術家資料館則於2003年6月15日正式營運。

展示內容
古道資料展
  先民的足跡,一步一腳印走出通路,象徵文明發展的里程。古道資料展介紹南投開拓史上知名古道,帶引您探索前人開荒闢地,一路行來的艱辛。

歷史影像資料展
  歷史隨著時間轉動逐漸失焦,而一張張的『寫真』則是夜空中閃耀的星子彌足珍貴,其參考價值往往更勝於文字資料。本中心設計影像播放系統中歷年收藏出版的老照片專輯,是一頁頁歷史的真實場景自動顯相。 

族群概說與服飾展
  人是歷史舞臺上的主角,千百年來在此傳衍子孫,多元的族群與文化融合是本縣歷史發展特有的風貌。族群概說介紹各族群的分佈與遷徙、服飾方面,則顯示出不同的族群文化特質。 

專題特展-泰雅族的黥面
  專題特展是一定期更換的展示,開幕初期擇定泰雅黥面為主題,介紹黥面傳說、紋飾與工具等,期使參觀者能對本縣原住民族有較深入且具體的認識。此外委託製作縣境內書院模型三座、觸控式多媒體導覽系統二套、十三鄉鎮(市)文史地圖集四套及大型圖版等搭配展出,提供民眾最佳的視覺導覽。

文物典藏
  園區中典藏的文物資料以研究南投縣歷史為主要範圍,近年來本中心文物評鑑購藏方向以先民生活上密切相關優先。大件器皿有石臼、磨、碑、牛車及三輪車等,文獻或小件器皿有:古文書、契約、碑碣拓本、南投陶、老照片等極為珍貴。

 

FB按讚追蹤旅遊人氣王,設為搶先看以便隨時掌握第一手情報!
也可以直接掃描或點擊下方QR code喔!

                          

若是有興趣到當地遊玩的朋友,可掃描或點擊下方QR code,獲取更多旅遊、觀光、住宿、情報、優惠喔!

圖片來源:Instagram @zhyisheng @888k_c_w @titiwowoo @ys.c13 @bboychien @sydney880830 ,感謝你們的旅遊分享!

 

交通指引
【自行開車】
北部出發:
國道3號→南投交流道→台3線省道→南投縣文化園區。

南部出發:
國道3號→南投交流道→台3線省道→南投縣文化園區。

【大眾運輸】
由台中市搭往南投的豐原、彰化、總達、全航客運等,或由彰化市搭彰化客運,於南投站下車。

位置資訊:

https://goo.gl/maps/hGD4z55qCDwgoF749

留言會員 留言內容 留言時間
請先登入,才能留言

分享至:

你可能會喜歡

南投,景點,南投景點,水上瀑布,桃米生態村,南投魚池,水上步道,秘密花園,竹林,熱帶雨林,螢火蟲,瀑布

水上瀑布-桃米生態村/南投魚池/水上步道/秘密花園/竹林/熱帶雨林/螢火蟲

在山林間一邊欣賞綠意美景一邊尋找水上瀑布,水上瀑布是桃米社區中的秘密花園,雖然是四十五分鐘的步程,但大多都是平緩下坡的步道走來相當輕鬆。在前往水上瀑布的步道上有竹林、熱帶雨林以及多樣種類的蕨類,兩旁還有低頭鞠躬歡迎您來訪的淡紫色花朵台灣馬藍,令人不禁愉悅微笑。

看更多..
更多Lion萊恩的文章

南投,景點,南投景點,楓香公園,楓香巨木群,社區,重要,文化,地景,大楓香,小公園

楓香公園-楓香巨木群/社區重要文化地景/大楓香小公園

楓香巨木群位在埔里鎮蜈蚣里的楓香社區中,推測大約有四百多年的歷史,社區在此建立一座小公園,讓當地的民眾可以到這裡聚會談天。楓香樹為落葉大喬木,屬於台灣的固有種,楓香社區中的巨木群原有二十二棵,每一棵都約有三層樓以上的高度,近年來有幾棵巨木死去,留下的巨木顯得更加珍貴,也喚起地方保育的重視。

看更多..
更多Lion萊恩的文章


南投,景點,南投景點,埔里,瀛海,城隍廟,埔里瀛海城隍廟

埔里瀛海城隍廟-當地民間信仰開端

埔里瀛海城隍廟初建於清光緒十三年(西元1887年),原廟址位在大埔城北門街,後因戰爭廟宇和文物皆遭祝融,所幸城隍爺神像被信眾救出暫放於懷善堂。台灣光復之後,將日人建於南昌街的弘法寺整建並將神像遷入,民國五十年時改建成宏偉的三層樓建築,可惜民國八十八年時毀於921大地震,目前只剩下後殿。根據廟方的記載,埔里的城隍爺神像是明鄭成功渡海來台時所奉請的神明之一,為了使埔里城隍爺的來歷更加鮮明,特地冠上「瀛海」的稱號。

看更多..
更多Lion萊恩的文章

陰那山,慚愧祖師,頂城,祖師公,,牡丹社,開山撫番,佑我開山,鳳凰村,鳳凰山,南投,景點,南投景點

鳳凰山寺(佑我開山古匾)-陰那山慚愧祖師/頂城祖師公廟/牡丹社/開山撫番/佑我開山/鳳凰村/鳳凰山

鳳凰山寺建於嘉慶年間,已有百年歷史,奉祀陰那山慚愧祖師,昔日稱頂城祖師公廟,清同治13年(西元1874年),日本人藉端進剿牡丹社,清廷派欽差大臣沈葆楨辦臺灣防務,施行「開山撫番」政策,而當時福建省總兵吳光亮則總領中路,其兄吳光忠由竹山東進,開山至頂城附近,吳光忠虔求祖師庇佑,並發願他日開山完成,將重建廟宇,今廟前門楣上「佑我開山」匾額,則為吳光亮贈獻,台灣光復後,頂城改為鳳凰村,鳳凰山寺因而得名,其間也歷經多次重修,每年農曆3月16日為祖師誕辰,香火頂盛,來自各地的信徒皆會來參加酬神廟會,相當熱鬧

看更多..
更多Lion萊恩的文章


小琉球,景點,小琉球景點,琉球魅力商圈,小琉球藝術街道,花瓶岩,美人洞

琉球魅力商圈-小琉球藝術街道/花瓶岩/美人洞

「琉球魅力商圈」位於民生路上,小巧樸實的街道上,兩側都是民宿業者、海產店、伴手禮商家和各項特色小吃攤商林立,為小琉球最熱鬧的地段。知名的鄭記琉球香腸、阿對麵店、花媽挫冰、紅媽媽早餐、麻花捲…等都是遊客們必嚐的美味小吃店家。這裡沒有大型百貨商場、知名的連鎖店面,卻充滿了在地特色。

看更多..
更多Lion萊恩的文章